豬肉好吃,糞便卻很難處理,不僅會產生惡臭的氣味,糞水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出也會造成地表水污染,是公認的難處理的“廢物”。那么能否把“廢物”再利用,變廢為寶呢?下面就跟著通達重工小編來看看以下方式吧:
1、搭建沼氣池制沼氣
說起來沼氣,農村的朋友一定不陌生。沼氣就是將豬、牛、羊等牲畜的糞便在沼氣池中密封起來,經過加溫和厭氧發酵產生的氣體,可用于做飯、照明等,發酵后的沼渣可作為農田肥料,沼液也可以排入水塘進行生物處理。此種方法適合中小型養殖場。
2、制作魚蝦飼料
豬糞質地較細,容易被微生物分解,如果加以利用,可以做成很好的魚蝦飼料。由于生豬糞中含有寄生蟲卵及一些有毒物質和病菌,所以不能直接使用,必須要經過專業的魚蝦飼料發酵劑處理,才能成為安全環保且豐富的飼料。
3、制作有機肥
“養豬賺錢,豬糞肥田”,曾一直是人、豬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好方式,只是生豬越來越多,糞便也相應劇增,周圍的耕地無法消化吸收,而生糞往外運輸又需要高額的金錢成本。既然生糞不便于運輸,我們可以以生糞為原料,經過加工制作成有機肥再進行運輸售賣。制作有機肥,發酵是最重要的環節,傳統的自然發酵方式需要2個月左右,并且還需要人工周期性地翻動糞便,這產生了極大的人力和時間成本。山德機械針對有機肥發酵周期長、占地多這一難題,研發出了發酵罐。使用發酵罐發酵,效率高,10小時便可完成無公害化處理過程,整個發酵過程無污染,可以徹底殺滅病蟲卵,占地面積小,發酵罐僅占地10-30平方米。
通過走訪發現,越來越多的中大型農場主選擇將糞便制作成有機肥,這不僅保護了環境,而且還能增加額外的經濟收益,一舉兩得。